美國商務部近期對全球半導體巨頭輝達(NVIDIA)展開調查,要求其追蹤過去一年內其AI晶片如何流入中國。外媒報道稱,輝達正在加強對東南亞及中東等地區(qū)客戶的抽查,尤其是美超微(Supermicro)和戴爾(Dell)等公司,以確保其銷售的含有輝達芯片的伺服器未流入中國市場。根據路透社的報道,盡管美國的調查可能無法完全阻止這些晶片的流通,但它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制作用。
香港聚芯資本管理合伙人陳慧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,輝達的AI晶片是進行AI訓練和數據運算的關鍵技術,市場對這些晶片的需求依然強勁。分析人士認為,這些晶片很可能通過東南亞或中東等地區(qū)轉運到中國,盡管完全切斷這些流通渠道非常困難。二手市場的價格大幅上漲正是這一需求強烈的佐證。
陳慧明指出,雖然難以完全杜絕這些晶片流入中國,但美國的調查對市場將產生一定影響。隨著全球半導體技術的不斷演進,尤其是在AI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,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量在多個區(qū)域持續(xù)增長。輝達的芯片正是AI技術發(fā)展的核心組成部分,盡管面臨貿易制裁,仍然存在通過其他渠道進入中國市場的可能。
他進一步解釋道,盡管中國自2020年起依靠價格競爭推動半導體成熟制程的發(fā)展,但并沒有直接與臺灣半導體產業(yè)產生過多重疊。中國在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技術應用,主要集中在本土市場,因此與臺灣產業(yè)的競爭關系相對較弱。然而,在先進制程的競爭中,臺灣的半導體產業(yè)仍然占據著重要位置,特別是在全球AI應用帶動下,臺灣半導體的成長前景更加樂觀。
陳慧明還預測,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長13%,臺灣的半導體產業(yè)將表現更為突出,整體增長預計可達16%。他認為,AI的廣泛應用將對半導體產業(yè)產生重要推動作用,尤其是在邊緣計算和數據處理需求方面。隨著全球前四大云端服務供應商(CSP)預計在2025年將增長約25%至30%,AI市場的多頭格局也將進一步鞏固。
盡管如此,臺灣半導體廠商仍面臨來自中國不斷擴展產能的壓力,尤其是在成熟制程領域的競爭將愈加激烈。陳慧明表示,臺灣廠商在AI應用方面的布局將成為未來突破的關鍵。
----- 責任編輯:巨優(yōu)元器件一站式方案配套,讓您輕松做采購
----- 保證原裝正品,是我們對您的承諾。
若您想獲取報價或了解更多電子元器件知識及交流、電阻、電容、電感、二極管、三極管、MOS管、場效應管、集成電路、芯片信息,請聯系客服,鄭先生TEL:13428960096 QQ:393115104
咨詢熱線
0755-83206860